孙熠璇: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我们之中,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小巨人—她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光环闪耀,却又显平凡朴实,让人倍感亲切,更生一份崇敬之情。她就是来自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09级机械四班的孙熠璇。
2008年8月31日那天,怀着憧憬与梦想,孙熠璇步入了这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校园。起初,有些人对威海校区的偏见让她感到了压力,不过她明白:创业者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好走的。只有一步一步的努力才能给自己带来收获,环境重要,主观的踏实勤奋更加重要。第一次期末考试的大捷给了她自信和勇气,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她每次的专业综合素质测评排名都名列第一,前七学期综合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前三名。至今为止,她已荣获过1次国家奖学金,3次人民一等奖学金,1次人民二等奖学金,以及英语单项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等。此外,喜欢拓展知识面、广泛学习的她还自学通过了计算机二级C语言和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并且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
孙熠璇还经常积极参加课外竞赛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锻炼思维。2011年的2月,当大部分同学还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氛围中时,她们的团队已经开始准备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经过四天四夜的熬战,小组最终获得了Successful Participent奖,获得了可贵的参赛经验和团队意识。2011年5月,她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她广泛的整理相关知识,进行启发式思维训练,最终获得个人组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她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正因她的坚持不懈,凭着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孙熠璇被保送至哈工大本部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读研,并荣获哈工大一等优秀免推生专项奖学金。“不要把事情想象的太困难,只要去做,就会不那么害怕与彷徨,”她这样告诉记者说。
学生工作也是孙熠璇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工作和服务中她树立了责任意识,学会奉献。从院文体部干事到班级团支书,从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助理到副书记,一路走来,即使再忙再累,她也一直告诉自己要坚持到底,“尽管忙碌,收获也寄于其中,”她说道。学习之余,她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幼时学过钢琴的她,对音乐情有独钟,在大一时进入校合唱团女低声部,并接受了两年多的训练,期间多次参加学校及市里音乐节的演出活动。
正如她所说的“在智慧不相上下的人群里,你若拥有更大的热情,成功便愈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你”, 孙熠璇相信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不断拼搏,就会不断进步,一分耕耘,自然会有一分收获。四年来,她不断地历练、成长,不断的挑战、收获,实现着自我,也影响着周围。孙熠璇希望无论处于哪一个平凡的角落,都能让周围因自己的存在而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学生记者 李文渊 张志刚
李励耘:飞翔吧,雄鹰!
他大一就进了实验室,他三年如一日每天坚持6点起床,他在大一、大二连续两年获得了专业综合测评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他就是第十届十佳大学生、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李励耘。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李励耘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所以平时十分注重对自己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刚入大学的第一个假期,他便到江苏大学图形研究所学习了一个月的CAD和PROE,先于其他同学掌握了必备的专业技能。大一下学期,凭借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李励耘顺利进入了刘会英老师的机械创新实验室。经过实验室老师与学长学姐的指导与帮助,再加上他对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李励耘的科研能力得到了系统的锻炼与提高,并多次参与实验室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在2011年暑假,凭借“全自动智能还书机”这一优秀创新成果,李励耘的团队获得了“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作为这一项目的负责人,李励耘为这一成绩的最终取得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构思到设计以至最后的装配,都是在他的组织与协调下一手完成的。
当谈及自己的学习时,李励耘说:“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永远都是第一位。只有掌握了过硬的基本功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初到大学的他就被当年保送至清华大学的郭飞学长所震撼。三年来,李励耘总是坚持每天6点起床,在其他同学还沉浸在梦乡之际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奋斗。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理论力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期末考试中,都获得了满分的成绩,并在大一、大二连续两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专业排名第一,获国家一等奖学金一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两次,单科奖学金一次,三年的平时成绩高达92.007分。“想参加科研,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就需要大家上课认真听讲,充分利用来自老师、同学、图书馆等学习资源,” 李励耘告诉我们说。
除了课内知识学习用功外,李励耘更是个好学好问的人。他深知仅靠学校安排的基础课程,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理论等课程,还学习了ansys这一软件。在此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全国竞赛。2011年秋,李励耘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并最终获得了黑龙江省一等奖的好成绩。2011年5月,在材料力学只学到一半的情况下,李励耘报名参加了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取得了山东省第四、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并代表我校参加全国总决赛(山东省只有6个名额),但因为比赛时间恰巧与山东省机电比赛冲突,为了不影响团队的成绩,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李励耘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牺牲个人利益以换集体荣誉的精神,令人佩服不已。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李励耘在大一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还担任了班级的组织委员一职。他曾带领班级获得了哈工大优秀团支部一次,哈工大三好班级一次,学风建设金牌班级两次,创新实践金牌班级一次,在大二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期间,班级成绩多次名列专业第一。在社会实践中,作为班级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李励耘的实践创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赢得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他所带领的班级实践队曾两次获得优秀实践队称号。
对于现阶段的目标,李励耘希望保研到本部的机械专业,并在这个专业进一步发展,为国家科技建设和民生改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我们这一代有志青年有责任搞好学业,提升自己,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时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积淀力量。”
李励耘就像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飞到更远的高空,为理想与国家而奋斗!
学生记者 侯旭 张钰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