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三届我爱我师—我心中的好老师 初冠南
于教学,为吾师;于生活,为吾友。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对待学生亲切、和蔼如同好友。永远态度温和、有难就帮。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对待教学严谨、谦虚一丝不苟。永远尽心尽力、有问必答。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对待知识热情、积极乐观向上。永远认真务实、不懈追求。
他就是船舶工程学院的初冠南老师,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初老师自2009年博士毕业于哈工大材料学院后便来到威海校区,将所学的知识和满腔的热血化为建设船舶专业的动力。虽然非船舶专业出身,但老师发挥自己在结构、加工、力学、轻量化方面在航空航天专业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能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为适应威海校区的需要,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初老师对我们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充满了感情,对它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对同学们更是寄予厚望。
“好学生,怎么样更好,肯定他们将来的舞台越大越好。”在谈到院系将来的发展时,老师心里充满矛盾。一方面,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很好的发展,如果有机会和条件,希望学生能到更好的学校去学习,甚至到国外去深造。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流失也非常心疼。但是他仍然希望学生选择对自己将来发展更有利的道路。所以,老师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院系办得更好,为同学们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习环境,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留住更多的学生在本校学习、研究,投入我们专业,让我们船舶专业更加优秀。
没错,初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他真诚地关心我们的专业我们的同学。作为1013201班的班主任,初老师可谓费尽心血。每次开班会,初老师都尽量到场,就是为了多听听班里还有什么问题、困难,班里需要什么帮助。初老师还经常和班委交流,找同学聊天谈话。“我们有什么事都很愿意去找初老师,不管是去寻求帮助还是探讨问题,初老师从来都是笑脸迎人,放下自己的工作,然后悉心倾听,热心地给出帮助。”这是1013201班同学的心声。
记得大一下学期,班里很多同学都私带笔记本电脑,大学里我们少了许多约束,所以同学们也不考虑那么多。一些带电脑的同学整天呆在宿舍里玩电脑,以至于在期中检测时很多同学的成绩都下滑了许多。但是初老师在成绩单中看出了问题,便向班委了解了情况。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在一天晚自习后,老师竟百忙之中来到了同学们的公寓,对带电脑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调查,然后第二天便找到这些人一一谈话。对于原本一年只能见一两面的班主任,这令大家的感动不言而喻。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还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众所周知,我们学院大二取消了晚自习制度,但是为了防止我们呆在寝室里玩电脑,初老师和班委制定了集体晚自习制度,要求同学们按照大一时候一样上晚自习。记得有一天大家上着自习,发现旁边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竟然是“南哥”,原来他是担心我们晚自习效率不行,特地来叮嘱。“这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在我们看来,南哥是用心的、像大哥一样来关心我们。”
由于班里的成绩不太好,1013201班组织了集体晚自习,初老师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大晚上地还跑到自习室去看看班里的同学。上学期初老师还领着挂科的同学去查试卷,以便学生能知道自己错哪了,更好地复习。有如此可敬的老师,学生还会不努力学习吗?如此
但即便是如此,初老师面对同学的赞美,仍然真诚说“好多时候,我心里都有些惭愧,如果不是科研方面的原因,我们年轻老师可以在班级和学生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由
为意气书生,为风华剑客。
初老师在科学研究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研究着,就像一个“意气书生”,他不畏困难,频频亮剑,又像一个“风华剑客”。“每次去找初老师,他不是在电脑前仔细地看着图线,就是看着书。”这是同学们的真实所见。辛勤的耕耘也让初老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不到33岁的他仅在2010年及以前就已发表SCI/EI论文17篇,拥有四项发明专利,出版论著一本,获得或参与7个项目(其中包括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子项目),并且于2007年获得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此外,还老师还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J Mech Eng Sci(SCI)、J Cent South Univ Technol(SCI) 、航空学报(EI) 、中南大学学报(EI) 的审稿人。
虽然拥有这么多的荣誉,初老师却从未自矜自耀,他始终那样和蔼亲切友善温和,谦虚大气沉郁内敛。正如老师所说,“我们要学会展示自己,但踏踏实实做事,面对原则问题一丝不苟,具有创新精神,才最重要”
初老师沉稳的追求,无私地奉献,朴实的生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批有一批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的人生。我们感谢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他踏实无私的教导,希望老师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辉煌。